哪些因素会影响中考体育考试?如何备考是关键
中考体育考试越来越受考生和家长们重视,2018年中考体育考试一般会安排在4-5月份,那么提前备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,下面为大家提供一套中考体育考试攻略,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,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!
初三体育锻炼第一阶段:9月-10月
本阶段约2个月,主要进行速度、力量、弹跳、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,为形成较全面的身体素质打好基础。在教学训练中应采用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,努力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运动机能水平。在全面发展素质的同时,一般应以发展速度、弹跳为重点,应以中等运动训练量为主。
中考体育锻炼第二阶段:11月-1月
此阶段应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,注重发展和提高力量素质,特别是上肢力量、下肢力量及腰腹肌力量,并结合跑、跳、投等考试项目,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,如杠铃、沙包、健身器等,发展各个项目必须具备的专项素质,尽快提高掌握各项技术的速度。
本阶段运动量应以大运动量训练为主。由于在该阶段的一月份,也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,面临紧张期末复习考试时期,训练应予调整,不要与文化复习考试争时间,但我们可争取每个星期天安排一定的训练内容。
这样既不间断训练,又不影响文化学习,值得一提的是,在期末考试之后,正是寒假休息之时,我们可以利用寒假的充裕时间,进行较大负荷的训练或布置较大负荷的家庭训练任务。
中考体育锻炼第三阶段:2月-3月
该阶段时间约2个月。要在第二阶段大运动量训练的基础上,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,并逐步以提高和巩固运动成绩为目的。
由于此阶段一般尚未公布考试项目(17年中考体育项目应该有变),因此,在有可能要考的项目,我们都应认真抓好,不可提前“抓题”。在教学训练中,坚持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身体素质相结合,为适应考试做好充分准备,当然,此阶段的训练强度应偏大。
中考体育锻炼第四阶段:4月-5月
本阶段为考试前的最后一个阶段。一般来说,各省、市均已公布了当年的考试项目,考生应在继续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的基础上,进行完整技术练习。由于我们面临的是考试而不是比赛,因此,我们在此阶段应多采用区别对待,因人而异教学原则。
例如:某些学生已经能在其中一项考试项目上能够轻松达到满分规定线,那么我们就可以让这一部分学生多化些精力去练习他的弱项,而不必在已经达满分的项目上下功夫了;而对于一些体育成绩相对较差、素质相对较弱的同学来说,则应以充分掌握好技术动作的前提下,结合个人特点,稳打稳抓。从他相对较容易进步的项目上进行训练,结合个人特点,稳打稳抓。从他相对较容易进步的项目上进行训练,以激发他们斗志,切不可因不行而放弃。
考试前,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个短时期进行集训,如考试前的全国大假“五一”节,便是一个最好的集训时间,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小型多样的比赛、模拟考试训练等,从运动技能、技巧及心理承受能力上为学生适应考试做好充分准备。
影响中考体育成绩因素有哪些?
一是训练范围的营造。
好的训练氛围对好成绩影响很大,同一个老师教的班级差别也会巨大,除了学生本身的差异,班级的训练氛围也很重要。考生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,带动班级的训练氛围。训练时要多人一起,减少“单人训练”的情况,同时大胆尝试,勇于展示自己。
二是个人的努力程度。
体育锻炼与身体素质分不开,但只要正常体质的人,经过科学的锻炼,并能努力坚持,都能考到满意的成绩。一方面引导孩子从“要我学”到“我要学”转变,主动学习,同时注意研究学习前人的成败得失经验,对自己的情况加以对比,提前做好预防。
三是他人的指导帮助,让你事半功倍。
体育学习一是“看别人”,看别人如何进行,学习模仿,再就是通过“别人看”找出自己的不足。这个指导包括同学的指导、学习小组的指导和老师的指导,包括看训练视频、现场指导等。
四是合理分配时间。
初三的时间无疑是紧张的,从九月份开学到明年中招体育考试约8个月的时间,按照一周两节课的频次,体育课总共45节课,碰上雾霾、阴雨等天气还不能训练,体育课上的时间也就20多小时,提高效率是弥补时间紧缺的唯一手段。
五是训练与恢复与配合。
体育有个专有名词叫“超量恢复”,因为体育讲究三分练、七分养,而不少家长只重视训练而忽略放松恢复。
提示:更多中考相关资讯,各科目学习方法技巧分享,敬请关注
中考信息网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