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内容
测试内容 |
任务描述 |
分值 |
时长 |
一、听后选择 |
听4段对话或独白。每段对话或独白播放两遍。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两道小题,从每题所给的A、B、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,并用鼠标点击该选项。 |
1.5分×8=12分 |
约9分钟 |
二、听后回答 |
听5段短对话,每段对话播放两遍。每段对话或独白后跟1个问题(屏显),考生听完录音后,在10秒内口头回答问题并完成录音。 |
2分×5=10分 |
约5分钟 |
三、第一节 听后记录 |
屏显一个留出5个空白的笔记记录表。先给考生1分钟时间阅读笔记记录表,然后考生听一段150词左右的短文。考生在听完两遍录音后,在1分钟内完成表中的5个关键词填空(用键盘输入电脑) |
1分×5=5分 |
约5分钟 |
三、第二节 听后转述 |
考生听第三遍录音,接着给2分钟时间做转述准备,然后在2分钟内完成转述录音。 |
5分×1=5分 |
约7分钟 |
四、短文朗读 |
屏显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。先给考生1分钟的准备时间,然后在2分钟内完成短文朗读并录音。 |
8分×1=8分 |
约4分钟 |
合计 |
20道题,40分 |
约30分钟 |
数学
(从期中考开始,试卷框架和内容就会按照以下要求命制)
选择题8道各2分共16分,填空题8道各2分共16分,解答题12道共68分(前9道各5分,后3道7+8+8分),合计总分100分,时长120分钟。
试题类型 |
2017 |
2018 |
单选题 |
3分×10=30分 |
2分×8=16分 |
填空题 |
3分×6=18分 |
2分×8=16分 |
解答题 |
17~19题每题5分, 20题3分, 21~24题每题5分, 25~26题每题6分, 27~28题每题7分, 29题8分 |
5分×9=45分 |
3道压轴题7分+7分+8分=22分 |
3道压轴题7分+8分+8分=23分 |
总分从120分降为100分,考试时间保持2个小时不变,题量由原来的29道变为28道。单选和填空每道题的分值由3分降为2分,减少2道单选题,增加2道填空题,减少1道简单解答题。
关于数学改革,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:
1、数学选择和填空题总分值由原来的48分变为现在的32分,占百分比由原来的40%降为32%,因为改革前后都是16道小题,因此,题型设置上不会有很大的区别,但是,势必影响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重视,尤其是对于选填题的重视(北京高考选填70分,解答题80分)。
2、解答题减少一道,指的是中档解答题从原来的10道改为9道,到底是那一道,目前不能确定,因为2017年的试卷设置和2016年及之前的已经不同,因此不好做出预测,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三角形全等这一类型的考查绝对会比较综合全面。至于2017年的第20题“面积计算”到底是应景(吴文俊院士)还是改革所需,是否会保留,拭目以待。
3、重点关注压轴题。总分值减少20分,压轴试题依然是3道,分值是7分、8分、8分,比往年多了1分,事实上,北京市从2009年至今压轴题都是3道,总分值都是22分(最后两道试题7分、8分或8分、7分)。此次改革,总分值降低20分,压轴试题不降反升,逆势增加1分,地位凸显,需要高度重视,尤其是几何试题的变化趋势和试卷地位,不容忽视。在北京中考试题均分越来越高、英物化等学科区分度越来越小的背景下,如何区分高水平的考生,数学试题的压轴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温馨提示:更多中考相关资讯,各科目学习方法技巧分享,敬请关注中考信息网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