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改革下的洪流:普及高中不是取消中考
中考改革下的洪流:普及高中不是取消中考
 
  近日,中考信息网小编发现不少家长的朋友圈里都流传这样一则消息,那就是中考即将取消。此时颇受争议,那么,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,究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伸?还是新中考改革下的大手笔呢?既然已经普及高中教育,那么中考的意义又何在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~
 
  如果2020年真的取消中考,那么我要告诉考生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。好消息:2020年中考取消了!坏消息:2019年你还要参加中考!
 
 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何水法日也提出取消中考的建议,此外,全国政协委员莫言也建议,将中小学学制从12年改成10年,并取消小升初考试和中考。
 
  先不说中考近几年是否会被取消,如果长远来看,中考被取消是难免的,即使不被取消会被逐渐淡化,上海近几年的中考形势,就是最好的体现。
 
  十年前中考自招生都是凤毛麟角,而现在市重点预录取的名额就占招生名额的40%以上。尤其是四校,平行志愿批次名额不到总招生名额的40%,可以发现,名校对于中考批次的认可度也在慢慢下降。
 
  上海作为教育改革的排头兵,以后全国中考也会向这个形式靠拢,淡化裸考批次的录取是一定的,但是想一下子取消中考,我想十年二十年内是不太可能的。
 
  1、取消中考
 
  在这期间,肯定会有很多“取消中考”的消息,作为消息的支撑点,来自家长和考生的心声通常都是这样的:
 
  中考的压力并不比高考压力小,因为有中考,那就想要上好的初中,想要上好的初中,你小学就必须有好的成绩,随之而来的要么买学区房,要么就花大钱区民办小学名校,甚至幼儿班也是关键,否则失去好的教育资源,小学都上不好,那还提什么中高考。。。。。。
 
  这也算是中考的“恶性循环”,带给孩子的是无趣枯燥的少年时代,更可怕的是让素质教育变成应试教育,而青少年阶段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,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最为活跃的时期,心理上是世界观、人生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时期。
 
  然而,现行义务教育止于初中阶段,严峻的中考压力体现在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压缩教学进度,三年初中课程二年半即上完,孩子们提前备考,导致休息时间以及课外实践课程被大量挤占,还有“副科”(政史地、音乐、美术等科目)被轻视,如何谈综合教育?
 
  2、不取消中考
 
  “中考是必须的”也是大多人的心声:
 
  教育怎么公平?那就是统一考试,这很好理解全国考生做同一份考卷,所有学校录取无差别对待。当然,这很难实现,具体为什么,“我不知道”。
 
  中考是选拔人才的手段,是所有考生竞争的平台,既然要竞争,难免残酷,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,你只有不断的努力才配得上更好的学校,社会同样如此。
 
  如果真的取消中考,那是不是意味着要就近入学,那对于城郊孩子、农村孩子、哪里才是他们放飞梦想的舞台?没有好的高中教育资源,那名校的几率就更不可能了!
 
  3、完善而非取消
 
  所以更多的人认为,中考应在改革中完善而非取消。
 
  在目前高中经费保障水平还比较低、一些地方高中阶段教育资源还明显不足的情况下,取消中考显然还不现实。
 
  基于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和特点,目前我国高中学校有着不同类别、不同办学水平的划分,既有普通高中又有职业高中,既有示范高中又有一般高中。
 
  从现实角度,“取消中考”很难实现,即使是西方国家,你们常说的“大学之前学业轻松到了大学才是学习的开始”,也有类似中考的考试。
 
  那么事关初中生升学分流、高中选拔学生以及检查义务教育的质量,就更离不开中考这一手段。
 
  如果直接取消中考,而是通过简单的排位,这样似乎缺乏公平公正、也是极其不科学的,当然很难被家长和社会所接受。所以才会出现综合评价的选拔模式,据说很多高中名校已经开始要求学生的在校表现、各学期的学业成绩等。
 
  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改善,除了对教育增加投入外,高中选拔人才增加自招、综评、名额分配等特殊招生形式是很有必要的,也是在削弱中考成绩“唯一论”。
 
  这样也避免了以前中考的“一考定输赢”,不仅有助于高考改革,还有助于真正意义上“不拘一格选人才”的到来。
 
  附:“中考招生”可能这样改(供参考)
 
  ①纯初中校:提升校额,更多机会。
 
  如果真的改革,那么纯初中校(只设置初中),孩子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,为了保证高中的升学率,增加“名额到校”成了这些学校的重要发展途径。
 
  ②完全中学:本校直升,锁住生源,强迫发展。
 
  至于完全中学(既有初中又有高中),他们拥有大比例的直升名额,比例接近50%。这样学校不能通过中考“甩掉”成绩差的孩子了,只能自己担着6年,那么只能全力教好。
 
  ③名校自主招生
 
  名校对于好学生的需求和好学生对于名校的需求是无法被遏制的。清华北大差不多7成的孩子都不是高考进去的,都是自主招生进去的,就是这个道理!
 
  所以初中也会如此,名校会有自己的自主招生选拔依据,但绝对不会是一次中考,中考只是最后一次大型的结业考试。3年的成绩,3年的综合素质评价,才会是未来选拔发展的趋势。
 
  ④方式可能还有更多,录取越来越复杂
 
  比如职高如何选拔,或者这些道路都没有走的孩子如何升入高中等。我们静等国家的通知,应该会有一些细节的政策会加入,未来的中考一定会有更深的细则出现。让我们翘首以待吧!

  温馨提示:更多中考相关资讯,各科目学习方法技巧分享,敬请关注中考信息网查看!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