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上海新中考改革后还值得跨区报名吗?
2019上海新中考改革后还值得跨区报名吗?
 
中考信息网提醒上海的各位考生,2019年上海中考报名的日子也就快到了。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— 2019年1月10日。近来,很多家长关注比较多的就是跨区报名,那么,面临2019新中考改革,我们还有必要跨区报名吗?一起来了解下吧!
 
什么是跨区中考?
 
本市考生可在学籍(原毕业)学校或户籍所在区报名,参加报名的考生只限在1个区参加报名,考生报名身份一旦确定,不可更改。
 
跨区中考我们一般指的是在户籍所在区报名,比如某个考生是浦东新区的毕业生,户口在黄浦区,在黄浦区参加报名,就是我们说的跨区报名。
 
跨区中考为何会有不同?
 
中考录取原则实际是区内排名,由于各区毕业生人数、高中学校数量等原因,都可能影响该区的录取分数,也就是说,同样的分数,但由于在不同区,能考入的学校可能也会不同。
 
接下来,我们来将一下跨区中考的利与弊,当然,这里是撇开了关于距离、寄宿等等因素,我们单单讨论在中考录取上的利与弊。
 
跨区中考的“利”
 
上海目前共计248所普通高中学校(含3所分校区),其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68所,区验性示范性高中87所(其中4所市特色普通高中),一般高中96所。
 
从学校数量来说,浦东最多,有49所,其次是闵行和静安,分别有23所和22所。从区内市重点学校占比来说,最高是黄浦区,半数以上都是市重点,其次是青浦和虹口。
 
从市重点数量来说,黄浦最多,有9所,其次是浦东和静安,分别有8所和7所,远郊奉贤和崇明最少,都只有1所市重点。
 
从学校数、市重点学校数量、各区中考人数来说,各区的竞争压力还是不太一样的,比如黄浦区市重点多,但是中考人数却并不多,当然,这也并不意味着黄浦区户籍的孩子,选择在黄浦区报名就是最划算的。这还跟录取方式有关。
 
同样是零志愿,拿上海中学来说,青浦区投档线是612.5分,嘉定区投档线是588.5分,相差甚大。
 
同样是602分,在松江区,上中、华二、交大附中、复旦附中、七宝中学零志愿都可以录取,而在闵行区,均没有达到投档线。
 
投档分数线最高的前20里,最多的是徐汇区、闵行区、浦东新区,不愧是公认的3个教育大区,牛娃们自然也最多。分数线最高的前50里,浦东有8所,徐汇有8所,闵行有7所,黄浦有6所。
 
从分数来说,同样是588分,在虹口能上复兴高级中学,在徐汇只能上位育中学。也就是说,同样的分数,在各区能进的学校档次可能不一样,跨区中考自然是有不同程度的利。
 
所以,是否跨区,怎么样跨区,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定位,根据自己的分数算一下在两个区中裸考的排位,或根据两个区同等学校的投档线、中考人数等做对比,即可作出判断。
 
跨区中考的“弊”
 
当然,零志愿的时代已经过去,从上海新中考政策来说,录取方式只有自主招生、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类。统一招生录取的比例也有所下降,所以是否跨区需要谨慎。
 
从目前披露的消息看,自主招生将在中考前进行,5月,学生可自由报名学校,学校预录取后,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,达到分数线,即可正式录取。
 
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是市重点最重要的录取方式,占比超过一半。名额分配分为两部分:
 
第一部分是名额分配到区,换算一下,大约占市重点招生计划的15%—19.5%。
 
第二部分名额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,换算一下,大约占市重点招生计划的35%—45.5%。
 
不仅如此,从分配对象来看,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向对口入学(主要指户籍对口和学校对口)、摇号入学、统筹入学的学生分配。也就是说,如果一所公办初中里有通过非上述四种方式、择校进来的学生,则这些学生将不享受分配。
 
如果选择跨区中考,是享受不到名额分配到校的,这部分占市重点招生计划的35%—45.5%。
 
总的来说,会选择跨区中考的也不是占多数,首要条件是学籍和户籍在不同区。当然,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说,也不是难事,待孩子初中入学后,将孩子户籍迁到另一个区,到中考报名的时候就可以二选一。
 
想要选择跨区报名,博的其实就是同样的分数在不同区竞争力不同。整体来说,统一招生录取投档线,徐汇、闵行、浦东的分数线都是比较高的,是竞争最激烈3个大区。
 
另外,从理论上讲,如果有目标学校的话,选择目标学校所在区自然是合理的,不过,我们上面也讲到了跨区的“弊”,尤其是新中考后,是没有享受名额分配到校部分的。
 
所以,想要选择跨区中考的,一定要谨慎!

提示:更多全国各地2019年中考相关资讯、中考分数线、成绩查询及志愿填报等中考相关信息,敬请关注中考信息网!
相关内容